村网通总站 井塘村 jt342314.nync.com 欢迎您!
2017-02-14 09:12:16 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何人不起故园情?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短暂告别往日的忙碌,风尘仆仆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故土依依,亲情如炽。让我们记挂的,是门前的镜湖水,是昔日的同乡人。无论是眼前一帧帧日新月异的家乡风光,还是遇见的一张张或真诚含笑或饱经风霜的面孔,都在讲诉着故乡和历史车轮之间的故事。
“委厅领导和机关干部可利用回乡过年之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手情况。”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孙新阳春节前夕的指示明确而具体。
去赴故乡约,去见故乡人。更为重要的,是胸怀对家乡与百姓的热爱,看变化、听民意,近距离感受他们与这波澜壮阔的时代同步伐、共命运的决心和愿景。
省纪委机关党委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党员干部回乡调研活动,纪检干部们利用春节期间探亲访友的时机,完成了一批短小精悍、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本微从今日起陆续发布,用纪检人的独特视角,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乡土江西。
山村“三变”有“三盼”
省纪委机关党委正处级纪检员、监察员 汤长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最是一年春好处,回到家乡金溪县走亲访友,拜年送福,走村串户之际,嘘寒问暖之中,耳闻目睹了家乡山村的旧貌换新颜,感同身受了新型农民的热切期盼。
“美丽乡村”动起来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正月初三,“山路十八弯”的老家左坊镇汤家村熙熙攘攘,汤氏宗祠里人声鼎沸。往年主要任务是添丁上谱,猜拳喝酒,今年嬗变为“村民议事会”--讨论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我们的美丽乡村怎么搞,大家济济一堂不容易,这次要好好议一议。”德高望重的宗海叔提议。“去年,我们兄弟姐妹一条心,拆除了空心房,筹集了启动金,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有条件把新农村建设好”“建设先需规划,应该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描好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建设好汤家,一口吃不出胖子,得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每年有变化”大家你三言我五语地讨论起来。“习总书记都说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对,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异口同声!
“哎,美丽乡村动起来了,真是希望政府多引导多支持啊!”
“红色旅游”火起来了:吃水不忘挖井人
“长明啊,来我家走走,我们村可火了”咫尺之遥的左坊镇后龚村的同学伯奇热情邀请。百闻不如一见,来后龚传承红色基因、给先辈“红色拜年”的老表们还真不少,真可谓车水马龙,“井喷”!
一棵需4人合抱的郁郁葱葱的大香樟树下,见证历史的老祠堂---龚氏祠堂是当年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1933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黄狮渡大捷后,第一、三、五军团共3万多将士进入左坊一带扎营驻防。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以后龚村为驻地,司令部驻后龚村龚氏祠堂,政治部驻离龚氏祠堂半里的王家仓下,在此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先声战—金溪战役。
“我的小学就是在祠堂里读的”伯奇告诉我:“记得不,初中时班主任不是组织我们来这里集体祭拜吗?”经过去年整体打造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成了红色旅游胜地,一件件实物、一尊尊雕塑、一幅幅图片,无声地告诉大家红色的江山“为什么大地美如画”。
“三二年冬(公历1933年1月)雪飘零,红军越过猫咪岭;跨过小港穿茂林,浩浩荡荡进县城。家家户户早早起,村村寨寨传佳音;三三两两结成伴,高高兴兴迎红军。锣鼓响,鞭炮鸣,男女老少笑盈盈;金溪城头飘红旗,风吹云散天放晴!”村中一老者为我们哼唱。
“哎,要是我们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中能多增加真金白银就好了!”
“农家春晚”办起来了:最美最亲是乡音
“厉害了,我的哥!请你来现场,没来,可惜”电话里,表弟的埋怨和惋惜溢于言表。原来,春节期间,双塘镇柏林村别开生面的“农家春晚”热闹开演,挠得“洗脚上田”的农民兄弟心痒痒、笑眯眯。《开门红》、《金溪范》、《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四里八坊的乡亲们的热烈掌声,特别是非物质遗产手摇狮表演,浓郁金溪特色的采茶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这是我们农民自家的春节联欢晚会,过瘾!”“演员有的就是我们身边农民呢,没想到,她还真有几把刷子!”“要说,现在谁家吃不上饭呀,但要在身边看个演出,那得去‘桃花盛开的地方’哟!”
“哎,咱农民也不指望那高大上,要是隔三差五来点乡土文艺就好了!”
红色后龚:
吃水不忘挖井人
农业在变强、农村在变美、农民在变富,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农村版”画卷正在渐次描绘。从山村看“三农”,既喜上眉梢,也嗅到期盼:一是农村建设中,盼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同频共振。要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的群众自治功能与宗氏色彩较浓的村民理事会无缝对接、接续融合,相互协调、协力同心;二是农业发展中,盼引导第一产业 “接二连三”。将单纯的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与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整合融合,降低比较成本,增加总体收益,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三是农民致富中,盼富了“口袋”也要富“脑袋”。希望在精神上对农民进行引导,在文化上对农村“扶贫”,涤荡物质上的“炫富”心态,打击奢侈风气“下乡”,“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汤长明)
“全面二孩”第一春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干部 林远桂
大年初三,我跟爱人一起回到我的老家—万载县白水乡。跟去年比,这次最大变化是我那未满周岁、可爱伶俐的女儿给全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我和我爱人结婚时年龄都偏大,女儿也是在结婚三年后才出生,算是标准的晚婚、晚育。女儿出生后,我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也比以前更加关注。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那全面放开二孩后,家乡的年轻人对这一政策是怎么看、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这些是我回乡特别关心的问题。
一、现状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大家住得比较集中,每当黄昏时,孩子、大人、老人聚集在一块,屋前屋后好不热闹。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挣钱回来后就纷纷建起砖瓦楼房或到集镇、县城里买房,大家住得却越来越分散。平时,年轻人都进城务工,只有过年时才能聚一起。
现在,以我们乡的总人口在城里和村里的分布比例看,生活在城里或在城里买了房的约占70%,生活在村里的占30%。大概估计,现在我们村里居住的有:70%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20%的是60岁以上的,5%的是50岁以上的,5%是50岁以下的,在村里,40岁以上都可以叫做年轻人。进城的人,有的是因为工作,比如我自己,是通过高考等一系列考试等渠道,有了稳定的工作后定居城里;有的因为生存,大部分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本事在城里打工赚的钱,要比在家种地或者放羊来的收入多;有的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待在城里;当然,也有的是因为面子而在城里。所以,对于生小孩的问题,现在乡里年轻人的看法与之前那种农村人拼命想生小孩的情形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变化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就是鼓励大家生育二胎,但是现实情况似乎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生还是不生困扰着很多家庭。
通过走亲访友时跟堂哥堂姐、表哥表姐及小学、初中的同学闲聊,我发现,对于生二孩的问题很多人都被各种因素影响着,主要是客观经济原因和新型生育观念的综合作用。
一方面,很多农村家庭都感到了子女教育费用和婚姻成本增加的压力,如男孩子长大了娶妻难问题,为他购房问题,再如原来只有城里人更需要考虑的生出来后谁抚养的问题,老龄社会夫妻俩是首先养老人还是养二孩的问题……凡此种种这些花费也或多或少地让他们没有信心再生育一个孩子,没有信心给孩子幸福的生活条件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小孩出生后父母继续进城务工,而小孩留在农村由老人照料,小孩就加入留守儿童的大军,这是很多年轻人不愿看到又很无奈的事情,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等小孩大一点时就带进城。正如我一个堂哥说的,现在家里老的小的、吃的用的都是靠他和嫂子打工收入,以后,教育费用不断增加,他们也还想去县城买房,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跟自己一样没文化。如果再生一个,遇到老的或小的生病,无法想象是个什么状况,确实是有些不敢生。
另一方面,人们已经形成了新型的生育观念,看待生小孩问题更加理性。一是性别偏好的淡化,生男生女都一样,很多只生一个女孩的家庭也没有了以前那种非得再生个儿子的强烈意愿,这在农村地区是一种很大的变化;二是很多育龄妇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生育和照顾第二个孩子,一般都是生完小孩后自己与老公继续进城务工,如果工作比较如意,不可避免会更重视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如果生二孩就意味着要放弃如意的工作。
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多重考量,让大家的生育选择愈加复杂,很多人不得不“望孩却步”。
三、一点思考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可见,“全面二孩”政策的效应已经初显,但要真正发挥这一政策的正面效果,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因此,在城镇一体化过程中,更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医疗等政策调整,继续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的优惠措施,给“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想生二孩的家庭敢生,避免我国掉入“低生育率陷阱”。(林远桂)
说明:转载自新浪网